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決戰決勝之年,中聯資產評估集團繼續在國資國企深化改革、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、混合所有制改革、國企“雙百行動”、“兩非”“兩資”資產剝離、國有資產證券化等方面持續效力。
左中括號
金融企業
2022年,證監會重組委共召開27次審核會議,上會企業40家,審核通過36家,過會率高達90%,其中,中聯資產評估集團過會11家,占比30.6%。
加之創業板及科創板并購重組委分別審核8家和2家重大資產重組項目并100%通過,整體而言,全年并購重組上會企業共50家,審核通過46家,整體過會率高達92%,其中,中聯資產評估集團整體過會14家,占比30.4%。
2022年,基礎設施REITs市場發展取得積極成效,從中央到地方多項REITs專項支持政策密集發布,截至12月底共有24只REITs正式掛牌,總發行規模783.6億元,呈現快速發展勢頭。上市類型從原來的生物質發電、污水處理、高速公路、產業園區、倉儲物流等領域,拓展到清潔能源、保障性租賃住房等領域。
2022年10月,中聯資產評估集團成功助力華夏合肥高新REITs上市,刷新多項公募REITs發行紀錄。
十年來,中國資本市場飛速發展,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。上市公司在這十年里從2000家邁上了5000家整數關口,并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,資本市場并購重組為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助推作用。
2022年年底,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權威征集發布的“這十年 資本市場并購重組十大經典案例”中,中聯集團鉅獻五大,并在多項細分經典案例榜單中上榜13個案例。
2023年,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。中聯資產評估集團將深刻領會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,切實提升資產評估能力,服務新發展格局、推動高質量發展,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繪就資產評估精彩畫卷。
進一步發揮資產評估價值管理專業優勢,打開資產評估服務國有資本經營預算、公共財政績效評價、地方政府債信評估、地方債風險評估管理以及新時代國有資產監管、現代資本市場建設的更大空間。
科技為先,持續薈聚科技英才成為評估發展第一力量,推動資產評估科技化賦能、數字化升級
按照數字經濟的邏輯,迭代升級“摩估云”智能評估云平臺系統,進一步優化全流程一站式評估作業,進一步深化全集團全項目輔助作價,形成數字評估新發展格局,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
質量為重,以誠信建設和質量風控為執業主線,強化制度建設、流程再造、風控前移,夯實評估發展基石
檢視和強化質量管理相關制度規程,重點突出控制點位和動作。加強項目全生命周期應對指引,促進審核同步前移,對于重點項目、特別是國企項目和證券業項目實行“事事雙關”、“一做一復核”。廣泛運用共享模式、數字模式,通過一體、協同等方式發現和防范風險,通過技術、生態、系統來保障誠信和質量。
數據為王,充分發揮數據資產評估功能,保障數據要素有序流通交易與市場化發展,推動數字經濟行穩致遠
繼續深入剖析數據要素基本特征和數據資產價值變化規律,加快形成適配數據要素的價值評估體系;作為全國首批第三方數據評估機構,繼續系統參與數據資產評估標準試點,進一步激發數據資產價值,激活數字經濟發展。
創新為力,樹立資產評估創新理念,打開新思路、運用新方法、研究新技術、打造新引擎
既要服務傳統領域及其延伸業務,加強對企業上市定價、稅務、咨詢等市場化業務的研究與開拓;又要積極開拓資產評估服務新領域,如科技成果轉化、知識產權產業化評估、侵權損害賠償評估、知識產權證券化評估等業務。
標準為基,充分發揮準則保障資產評估功能作用,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
積極參與中評協在財政部準則委員會指導下,依法對新形勢下資產評估準則框架體系進行的系統性修訂;積極推動行業參與新領域評估標準設立;在2022年中聯代表行業參與起草《信息技術 大數據 數據資產評估》國家標準及團體標準、負責起草中評協《數據資產評估指導意見》基礎上,今后繼續參與推動。
人才為源,強化人才建設、創新驅動、樹本正源,增強資產評估行業發展的源頭活水
對標數字科技,進一步引進高端科技人才,加強領軍能力建設;對標現代化,進一步開拓新經濟、新業態觸發的新業務、新領域,開展數據資產評估、碳資產評估、知識產權評估、農村三資評價管理以及上市公司績效評價、健康診斷、ESG價值咨詢等創新業務。